遺鐫
成語(Idiom):遺鐫(yí juān)
發音(Pronunciation):yí j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早逝或事物未能完善而遺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遺鐫是由“遺”和“鐫”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遺”表示留下、殘留,“鐫”表示刻劃、雕刻。遺鐫的基本含義是指人才過早地離世或事物因未能完善而感到遺憾和惋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遺鐫常用于形容人才早逝或事物未能完善而感到遺憾的情況。可以用于表達對逝去的人才的思念和懷念,也可以用于表達對未能完善的事物的遺憾和惋惜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遺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世說新語·文學》一篇中。文章中寫道:“潘岳,字長史,少有為國家計,早世,故后世號曰‘遺鐫’。”這里用遺鐫來形容潘岳早逝,表達了對他的才華和貢獻的遺憾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遺鐫由兩個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科學家,可惜遺鐫了,讓人十分惋惜。
2. 這幅畫雖然未能完成,但已經足夠表達出畫家的藝術才華,可惜遺鐫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遺鐫”與“遺憾”聯想起來,因為遺鐫的基本含義就是遺憾和惋惜。可以通過這種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壯志未酬”、“英年早逝”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好朋友因病去世了,真是太遺鐫了。
2. 初中生:這個優秀的運動員因意外事故離世,讓人感到非常遺鐫。
3. 高中生:這個有才華的作家在年輕時就逝世了,真是一位遺鐫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