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點手莋腳
發音(Pronunciation):diǎn shǒu wà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的動作非常繁忙,手忙腳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點手莋腳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忙得手都來不及抬,腳也亂踩一氣,形容動作忙亂、手腳不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繁忙或者事情緊急的情況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不利索、手忙腳亂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點手莋腳”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雙調·卜算子·秋思》一詞中:“欲托疏籬意,點手莋腳心。”原指心里想要托付給別人的事情很多,手忙腳亂。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形容一個人忙亂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最近公司項目很多,我每天都忙得點手莋腳。
2. 考試前夜,他一邊背書一邊點手莋腳,非常緊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手忙腳亂地點東西和踩東西,形象地表示一個人忙亂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忙亂的成語,如“手忙腳亂”、“東忙西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做作業的時候,我常常忙得點手莋腳。
2. 初中生:期末考試前,同學們都忙得點手莋腳,準備復習。
3. 高中生:高三的學生們都忙得點手莋腳,為了應對高考壓力。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課業、社團活動、兼職等讓我忙得點手莋腳。
5. 成年人:工作忙碌的時候,我常常忙得點手莋腳,感覺時間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