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繩
基本解釋
(1).牽拉繩索。《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為緜蕞野外” 司馬貞 索隱引 三國 吳 韋昭 曰:“引繩為緜,立表為蕞。”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辭五》:“懸未及地召止之,令人引繩不令落。”
(2).特指木工拉墨線。 宋 洪芻 《板屋》詩:“風吟日暴雨所沐,巧匠引繩如解玉。” 清 曾國藩 《鄧湘皋先生墓表》:“引繩落斧,剖晰毫釐。”
英文翻譯
1.messenger
成語(Idiom):引繩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s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繩子引導或控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繩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引”指的是引導,引領,而“繩”則是指繩子。引繩的基本含義是用繩子來引導或者控制某物或某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繩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對某人或某事進行引導或控制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描述領導者對團隊的引導,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或者指導員對學員的訓練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引繩的故事有很多種,其中一個故事是關于戰國時期的趙國和齊國之間的一場戰爭。據說,趙國的將軍在作戰前,會給士兵們發放繩子,要求他們用繩子來引導自己的方向,以保持隊伍的整齊和紀律。這個故事成為了引繩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繩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引”是動詞,表示引導;“繩”是賓語,表示被引導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者要善于引繩,才能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2. 父母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引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引繩”這個成語與引導和繩子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用繩子來引導另一個人的行走,這樣可以幫助記住引繩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引繩相關的成語,如引吭高歌、引狼入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用繩子引繩,帶我們過馬路。
初中生:領導者要善于引繩,才能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高中生:父母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引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大學生:作為一名領導者,你需要學會引繩,引導團隊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