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措
基本解釋
(1).無法對付;不知如何應付。形容極其惶恐?!?a href="/r_ci_00bd848df134a75c73f34171bb4692f7/" target="_blank">吳子·料敵》:“一可擊十,必使無措。” 唐 劉禹錫 《代謝男師損等官表》:“﹝臣﹞驚躍無措,靦懼失容。”《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 遐叔 得了這個消息,驚得進退無措?!?朱自清 《別》:“他終于彷徨無措嗚嗚咽咽哭了?!?br>(2).謂不執著,不拘泥。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br>(3).無法置辦?!度龂萘x》第八一回:“白旗白甲,一時無措,須寬限方可?!?/p>
成語(Idiom):無措
發音(Pronunciation):wú c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面對突發情況或困境時,心里慌亂,不知道該怎么辦或該做什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重大決策、緊急情況或困境中,人們因為無法應對而感到迷茫、無助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措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的呂不韋,他曾是秦國的丞相,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然而,當他因為一次錯誤的決策被廢黜時,他感到非常迷茫和無助。這個故事成為了“無措”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措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無”和“措”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突發的火災,他完全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
2. 在考試中遇到難題,他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解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措”與“無所適從”或“不知所措”這兩個近義詞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將故事起源中的呂不韋與無措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無措相關的成語,如無從下手、手足無措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表演比賽中,我突然忘詞了,感到無措。
2. 初中生:考試時,遇到一道難題,我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解答。
3. 高中生:面對未來的選擇,我感到無措,不知道該選擇什么專業。
4. 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我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
5. 成年人:在突發的緊急情況下,我感到無措,不知道該怎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