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獸
成語(Idiom):侄獸(zhí shòu)
發音(Pronunciation):zhí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侄子變成野獸的形象,比喻一個本應溫順的人變得兇猛殘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侄獸”源于《左傳·宣公十年》:“魯元公之朝,其侄死焉,魯人怒之,曰:‘侄獸矣!’”意為侄子變成野獸,比喻一個本應溫順的人變得兇猛殘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本應溫順的人突然變得兇猛殘暴的情況,用以警示人們不要因為個人利益或其他原因而改變原本的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41年,魯國的元公的侄子突然去世,魯國的人民對此非常憤怒,因為他們認為這個侄子本應該繼承魯國的王位。于是,他們用“侄獸”來形容這個侄子,意指他變得兇猛殘暴,不再適合擔任王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侄獸”,表示侄子變成野獸的形象,用以比喻一個本應溫順的人變得兇猛殘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來是個溫和的人,但是因為失去了工作,變得像個侄獸一樣兇猛。
2. 這個本應善良溫順的人,卻因為權力的誘惑變成了一個侄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侄子和野獸的形象,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記憶。可以想象一個溫和的侄子突然變成了一只兇猛的野獸,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狼子野心”、“暴戾恣睢”等,來進一步了解描述人性變化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侄子本來很乖巧,但是最近變得像個侄獸一樣兇猛。
2. 初中生:他原本是個安靜的學生,但是考試前變得像個侄獸一樣好斗。
3. 高中生:這個本應溫順的人突然變得像個侄獸一樣兇猛,讓人不敢接近。
4. 大學生:他從小就被寵壞了,長大后變成了一個侄獸,對待他人毫不留情。
5. 成年人:有些人在權力面前會變成侄獸,完全不顧他人的利益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