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形
成語(Idiom):呈形(chéng xí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狀清晰地展現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呈形是指事物的形狀或特征明顯地顯現出來,沒有掩飾或模糊的意思。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外觀或特征非常鮮明,一目了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呈形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物體、圖案、景象等的形態或特征。可以用來形容藝術品、建筑物、自然景觀等外觀非常清晰明了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考證,呈形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顧念石先生文集》中的《雜詩》一文中。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事物的形狀或特征明顯地顯現出來,沒有掩飾或模糊。后來逐漸擴展為形容事物的外觀或特征非常鮮明,一目了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呈形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呈”和“形”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的色彩明亮,線條流暢,呈形十分美觀。
2. 這座建筑設計獨特,外觀呈形,成為了城市的標志性建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聯想到一個物體或圖案的形狀非常清晰地展現出來的情景,如一幅畫作或建筑物的外觀。將這個情景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呈形相關的成語,如“呈祥”、“呈貢”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這朵花的顏色鮮艷,呈形美麗。
2. 初中生(13-15歲):這幅畫的線條流暢,呈形十分優美。
3. 高中生(16-18歲):這座建筑的外觀設計獨特,呈形非常吸引人。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設計的產品外觀呈形,符合現代審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