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鮮廉寡恥(xiān lián guǎ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 lián guǎ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品惡劣,沒有廉恥道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鮮廉指極少有廉恥之心,寡恥指缺乏道德感。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非常無恥,沒有任何道德底線,不顧他人感受,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擇手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批評那些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不擇手段,不顧他人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相傳古代有個叫鮮虞的人,他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擇手段地欺騙、傷害他人。后來,人們用他的名字來形容那些沒有廉恥道德的人,就成了鮮廉寡恥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構成,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鮮廉寡恥,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2. 他的行為太鮮廉寡恥了,完全沒有道德底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鮮廉寡恥與一個沒有廉恥的人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可以通過將成語的每個字拆開來記憶,理解每個字的意義,再組合起來理解整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道德、廉恥相關的成語,如“無恥之尤”、“不廉不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鮮廉寡恥地作弊,不值得我們學習。
初中生:那個學生鮮廉寡恥地欺負弱小,我們應該幫助被欺負的人。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廉恥做事,不能鮮廉寡恥地貪污受賄。
大學生:社會需要更多有道德底線的人,而不是鮮廉寡恥之輩。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鮮廉寡恥”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