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拖人下水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rén xià s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誘他人一同陷入困境或受到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拖人下水是指一個人通過各種手段誘導、引誘、迫使他人陷入困境或受到懲罰,與自己一同承擔罪責或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通過欺騙、誘導、誘惑等手段,使別人陷入麻煩或遭受不幸的情境。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為了逃避責任或懲罰,將自己的錯誤或罪行歸咎于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阜傳》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楊阜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官員,他曾被控告貪污受賄,但他為了逃避懲罰,找了一個無辜的人替他承擔罪責。這個無辜的人最終被判處死刑,楊阜因此得以逍遙法外。后來,人們就用“拖人下水”來形容類似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拖:拉??;人:他人;下水:跳進水里。這個成語的結構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逃避責任,拖人下水,讓無辜的人受到了懲罰。
2. 這個人經常拖人下水,別輕易相信他的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把別人從岸邊拖入水中,讓他們一同受到懲罰或陷入困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栽贓陷害”、“推卸責任”等,來擴展對這種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喜歡拖人下水,讓別人也受到同樣的懲罰。
2. 初中生:她為了逃避責任,拖人下水,讓別人背黑鍋。
3. 高中生:他為了保護自己,拖人下水,把自己的錯誤歸咎于他人。
4. 大學生:他利用別人的弱點,拖人下水,使別人也陷入困境。
5. 成年人:這個人經常拖人下水,別輕易相信他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