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藏頭露尾
發音(Pronunciation):cáng tóu lù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辭或言論開頭稍有點明,后面就不完全表露真意,含有隱晦、含糊不清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藏頭露尾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開頭明顯,但后面表達的意思卻不完全清晰,含有一定的隱晦、含糊不清之意。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表示說話或寫文章時意思不明確,故意掩飾真實意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藏頭露尾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某些言辭或文章,尤其是政治演講、新聞報道等領域中的言辭。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掩蓋真相、故意模糊言論的人或文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劉毅傳》有一則故事,劉毅在一次宴會上,他的朋友們問他是否有什么愿望,他回答說:“我想要一頂藏頭露尾的帽子。”這個故事中的“藏頭露尾”原本指的是一種帽子,后來被引申為形容言辭或文章的特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藏頭”表示隱藏開頭,而“露尾”表示露出結尾。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寫得很藏頭露尾,讓人難以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圖。
2. 政治家在演講中常常使用藏頭露尾的手法,以迷惑聽眾,達到自己的目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件有蓋子的盒子,盒子的蓋子上只露出一小部分,看不清里面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幫助記憶藏頭露尾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言不由衷”、“敷衍塞責”等,可以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個故事的結局好像藏頭露尾,讓人猜不透。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的解釋總是藏頭露尾,讓我們很難理解。
3. 高中生(16-18歲):這篇文章寫得很藏頭露尾,作者到底想表達什么意思呢?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政治家常常使用藏頭露尾的手法來操縱輿論,以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