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
基本解釋
◎ 子路 Zǐlù
(1) [Zilu--a student of Confucius]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弟子。公元前542年生,前480年死,春秋時卞地人
子路從而后。(子路與孔子同行,子路落在后面。)——《論語·微子》
(2) 又
子路行以告。(子路追上了孔子,把情況告訴了孔子。)
詳細解釋
(1). 仲由 的字。 春秋 時 魯國 卞 人, 孔子 弟子。性情直爽,勇敢,事親孝,聞過則喜,長于政治。曾為 季孫氏 家臣,后任 衛(wèi) 大夫 孔悝 邑宰,在貴族內(nèi)訌中被殺害。《呂氏春秋·審己》:“水出於山而走於海,水非惡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稼生於野而藏於倉,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故 子路 揜雉而復釋之。” 漢 班昭 《東征賦》:“惕覺寤而顧問兮,想 子路 之威神。” 唐 韓愈 《知名箴》:“昔者 子路 ,惟恐有(又)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
(2).后作為勇士的代稱。《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半千 子路 ,五百金剛,人人有舉鼎威風,個個負拔山氣概。”
(3).熊的別名。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熊無穴,或居大樹孔中。東土呼熊為‘子路’。”
成語(Idiom):子路(zǐ l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zǐ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子路是一個古代人名,也是《論語》中孔子的學生之一。成語“子路”用來形容一個人學問才華出眾,有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非常聰明且品行端正。成語“子路”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學問和德行方面都非常出色,具備優(yōu)秀的品質和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贊美一個人在學業(yè)和道德修養(yǎng)方面都非常出眾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學習成績優(yōu)秀,對他人友善和樂于助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他的學問和德行都非常出眾。成語“子路”來源于《論語》中的一段對話。在這個對話中,孔子贊揚子路的學問和品德,以表達對他的贊美和敬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子路”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子”和“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子路,無論在學業(yè)還是品德方面都非常出色。
2. 這個學生非常用功,成績優(yōu)異,真是個子路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子路”與孔子的學生子路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學問和品德都非常出色的人。可以通過反復閱讀例句和使用場景來加深對該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論語》和孔子的故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成語“子路”的含義和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子路,每次考試都能考滿分。
2. 初中生:她是個子路,不僅成績優(yōu)秀,還熱心幫助同學。
3. 高中生:他是個真正的子路,不僅學習成績出眾,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4. 大學生:他是個子路,不僅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詣,還在社團擔任重要職務。
以上是關于成語“子路”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