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節
成語(Idiom):指節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節是指手指的關節。在成語中,指節常常用來比喻人的行為舉止或者品德操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節在成語中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它可以指代人的行為舉止,表示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品德操守。另一方面,它還可以指代手指的關節,用來形容人的身體柔韌度或者技藝的高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指節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技藝高超、身手敏捷。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文學作品、演講或者贊美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北山》中有一句詩:“指之所指,蔽于掌匐。”這句詩中的“指”即指節,意為手指的關節。后來,這個詞語被引申為比喻人的行為舉止或者品德操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正直,品德高尚,真可謂是個指節人物。
2. 這位武術家的手指關節靈活,真是個指節高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指節”與“品德操守”和“手指關節靈活”聯系起來,通過與具體的情境結合,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品德、行為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一致”、“德高望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品德很好,是個指節的好學生。
2. 初中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指節的人,要有正確的行為舉止。
3. 高中生:他的舞蹈技藝非常高超,真是個指節的舞者。
4. 大學生:做一個指節的人,不僅要有才華,還要有高尚的品德。
5. 成年人:他為人誠實守信,是個指節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