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識
成語(Idiom):款識
發音(Pronunciation):kuǎn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法或繪畫作品上的款項和題詞,也泛指作品上的署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款識是指書法或繪畫作品上的款項和題詞,也可指作品上的署名。在古代,書法家和畫家在作品上常常會寫下自己的姓名、年代、題詞等信息,以表明作品的作者和完成時間。款識在作品中起到了標識作者身份、留下作者印記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款識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書法或繪畫作品上的款項和題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件事物上有明顯的標識或署名,以顯示出其獨特的特點或身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款識這個成語起源于古代的書法和繪畫藝術。在古代,書法家和畫家為了標識自己的作品,常常在作品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年代、題詞等信息,以便他人辨認和欣賞。這種行為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習慣,形成了成語“款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上的款識顯示出了畫家的才華和獨特風格。
2. 這篇文章的款識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創作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將“款識”分解為“款”和“識”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可以將“款”字聯想為“款項”,表示書法或繪畫作品上的款項;將“識”字聯想為“識別”,表示辨認和認識。通過將這兩個部分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款識”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書法和繪畫藝術,了解不同書法家和畫家的款識特點和風格。
2. 學習如何辨認和鑒賞書法和繪畫作品上的款識,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歷史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了一幅畫,上面寫了我的款識。
2. 初中生:這幅字畫上的款識顯示出了書法家的獨特風格。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款識表明了作者的創作時間和身份。
4. 大學生:在古代,書法家和畫家常常在作品上寫下自己的款識,以標識作品的作者和完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