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襲
基本解釋
[釋義]
(動)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傳。
[構成]
偏正式:世〔襲
英文翻譯
1.inherit; hereditary
詳細解釋
◎ 世襲 shìxí
[hereditary] 指帝位、爵位、領地等世代承襲
世襲財產
(1).世代繼承爵位?!?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漢 國 參 之后”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曹參 以功封 平陽侯 ,世襲爵土。”《紅樓夢》第一○七回:“但身系世襲職員,罔知法紀,私埋人命,本應重治,念伊究屬功臣后裔,不忍加罪,亦從寬革去世職。”
(2). 清 制凡爵位世襲都限定世數,其不限次的前加“世襲罔替”字樣,以示區別。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臺灣之役》:“因封 大紀 為一等 嘉義伯 ,世襲罔替,賜銀一萬兩?!?/p>
成語(Idiom):世襲(shì xí)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x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家族中的地位、權力、財富等在世代相傳中繼承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世襲是由“世”和“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世”表示代代相傳,代表了連續不斷的傳承;“襲”表示繼承、接替,代表了權力、地位、財富等的傳承。世襲一詞主要用來形容權力、地位、財富等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現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世襲一詞常用于描述某些國家或社會制度中,權力、地位、財富等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現象。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家族中的傳統、規矩等代代相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世襲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權力、地位、財富等往往是由家族中的長輩傳給后代,形成了世襲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古代的皇室、貴族階層中尤為常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世襲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家族的地位世襲了好幾百年,代代相傳。
2. 在這個社會中,權力往往是世襲的,很難改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世襲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世”和“襲”兩個字分開記憶??梢詫ⅰ笆馈弊峙c“世代相傳”聯系在一起,表示代代相傳;將“襲”字與“繼承”聯系在一起,表示權力、地位、財富等的繼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家族制度,了解世襲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的爺爺是我們家的族長,他的地位是世襲的。
初中生: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權力往往是世襲的。
高中生:這個家族的財富世襲了好幾代,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