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āo cáng jiān xīn ㄅㄠ ㄘㄤˊ ㄐㄧㄢ ㄒㄧㄣ包藏奸心(包藏姦心)
猶言包藏禍心。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 劉表 自以為宗室,包藏姦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包藏奸心
成語(Idiom):包藏奸心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cáng jiān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著邪惡心思,暗藏不良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包:隱藏;藏:隱藏;奸:邪惡;心:心思。形容一個人心機深沉,表面上看起來善良無害,實際上卻有著不可告人的惡意和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來無害善良的人,實際上卻暗地里圖謀不軌、不可信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楊震擔任刺史,有一個人向他告密說,有人要謀害他。楊震沒有立即采取行動,而是裝作一切正常,最后將謀害者一網打盡。從此,人們就用“包藏奸心”來形容隱藏邪惡心思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似善良無害,實際上卻包藏奸心,一直在暗中搗亂。
2. 這個人表面上對你很友好,但你要小心,他可能包藏奸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包藏奸心”拆分為“包藏”和“奸心”,然后想象一個人把邪惡的心思隱藏在包裹里,暗中圖謀不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奸”字的成語,如“奸詐”、“奸佞”等,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包藏奸心的壞人,我們應該遠離他。
2. 初中生:這個小說主角表面上是個善良的人,實際上卻包藏奸心,最后害了很多人。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很多人都會包藏奸心,不擇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4.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有些人為了獲取利益會包藏奸心,不擇手段地對競爭對手進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