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體
基本解釋
(1).指親信、骨干。《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孔 傳:“今命汝為我輔翼股肱心體之臣。”
(2).指思想。《后漢書·延篤傳》:“仁以枝葉扶疏為大,孝以心體本根為先。”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先生嘗語學者曰:心體上著不得一念留滯,就如眼著不得些子塵沙。” 清 李漁 《蜃中樓·抗姻》:“原不怪形容蠢劣,幾曾嫌心體愚頑,又何妨性格乖張。”
(3).指精神與肉體。 唐 白居易 《酬李少府曹長官舍見贈》詩:“低腰復歛手,心體不遑安。一路風塵下,方知為吏難。”
成語(Idiom):心體(xīn tǐ)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心靈和身體的結合,指人的思想和行為的一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體是由“心”和“體”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心指人的思想、意識和情感,體指人的身體、行為和舉止。心體的基本含義是指人的思想和行為的一致,即內心和外在表現的一致性。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應該與其內心的想法和價值觀相符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體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與內心思想的一致性。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內外表現一致、言行一致、態度一致等情況。也可以用來指責一個人言行不一、虛偽做作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體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體一致,言行始終如一。
2. 做人要講究心體,不要言行不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心”和“體”兩個字進行聯想,將心和體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心和體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心體的理解,例如心思、心意、體貌、體態等。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等,來進一步了解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和價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做一個心體一致的好學生。
2. 初中生:只有心體一致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3. 高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需要保持心體一致,堅持自己的信念。
4. 大學生:只有心體一致的人,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5. 成年人:一個人的心體一致是衡量其品德的重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