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振
成語(Idiom):厘振 (lí zhèn)
發音(Pronunciation):lí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微小的振動或震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厘振是由“厘”和“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厘”是一個計量單位,表示非常微小的量,而“振”表示振動或震動。因此,厘振的基本含義是指非常微小的振動或震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厘振常用于形容物體或現象的微小震動或振動,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微小動作或變化。這個成語通常用于科技、工程、醫學等領域,以形容微小的振動或震動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厘振這個成語的起源尚無確切的故事或傳說。它是根據漢字的意義和用法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厘振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厘”表示動作的程度,作為動詞修飾“振”,表示非常微小的振動或震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手指微微厘振,像是在做非常精細的手術。
2. 這個儀器能夠檢測到厘振級別的微小振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厘振”與“微小的振動”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非常小的物體在微微震動,就像“厘振”的含義一樣微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厘振相關的科學原理和應用,例如振動學、聲學、電子學等領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用顯微鏡觀察到了厘振級別的微小生物。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儀器可以測量物體的厘振幅度。
3. 高中生(16-18歲):在科學實驗中,我們需要準確測量物體的厘振頻率。
4. 大學生及以上:研究人員利用高精度儀器觀測到了物質的厘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