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著手
成語(Idiom):籠著手(lóng zhe shǒu)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zhē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進行得十分謹慎小心,如同籠子里的手一樣小心翼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非常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差錯。比喻做事十分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馬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處理重要事情或困難問題時十分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疏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趙策一》記載了一個故事。趙國有個將軍名叫趙勝,他帶兵攻打齊國,攻城略地,戰績卓著。但在攻打一座城池時,他聽說城中有個名叫孫臏的謀士,非常狡猾。為了防備孫臏的計謀,趙勝下令將手籠在袖中,以示十分謹慎小心。最終,他成功地攻下了城池,因此“籠著手”成為形容人謹慎小心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籠著”表示將手籠住,賓語“手”表示手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籠著手,不敢有絲毫馬虎。
2. 做事要謹慎小心,不能籠著手。
3.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需要籠著手,不能出現差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籠著手”想象成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將自己的手用籠子籠住,表示謹慎小心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與謹慎小心相關的成語,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
2. 學習其他與謹慎小心相關的表達方式,如“小心翼翼地做某事”、“小心翼翼地處理某問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時,總是籠著手,生怕弄臟紙。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籠著手,仔細檢查答案,確保沒有錯誤。
3. 高中生:寫論文時,我會籠著手,反復推敲每一個觀點,確保邏輯清晰。
4. 大學生:在實驗室工作時,我們必須籠著手,小心翼翼地操作實驗設備,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