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琯
基本解釋
見“ 玉管 ”。
成語(Idiom):玉琯(yù guǎn)
發音(Pronunciation):yù g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珍貴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琯是古代一種珍貴的玉飾品,形狀像琮,用于佩戴或裝飾。成語“玉琯”常用來形容非常珍貴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玉琯這個成語一般用于形容非常珍貴的事物或人物,可以用在贊美某人的美貌、才華、品德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玉琯”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叫作王子比干的大臣,他非常聰明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了國君的賞識。有一次,王子比干獻給國君一塊非常珍貴的玉石,國君非常喜歡,于是將其加工成了一件玉飾品,形狀像琮,佩戴在身上。從此以后,人們就用“玉琯”來形容非常珍貴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玉琯”,沒有固定的前后文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笑容如同玉琯一般,美麗動人。
2. 這幅畫作的細膩之處恰如玉琯般珍貴。
3. 這座城市的文化遺產就像一顆顆玉琯,閃耀著歷史的光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琯”想象成一件非常珍貴的飾品,形狀像琮,佩戴在身上,用于形容非常珍貴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古代玉器的知識,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如珠玉般”、“美如冠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她的笑容像一顆玉琯,非常美麗。
2. 初中生(13-15歲):這部電影的畫面如同一幅玉琯般精致。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演講才華就像一顆玉琯,令人贊嘆。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項目的成功正是因為團隊中每個人都是一顆玉琯,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