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滅
基本解釋
滅亡。《魏書·廢出三帝紀論》:“ 普泰 雅道居多, 永熙 悖德為甚,是俱亡滅,天下所棄歟!”《新唐書·郭元振傳》:“又 吐蕃 亦嘗以 俀子 、 僕羅 并 拔布 為可汗矣,亦不能得十姓而皆自亡滅。”《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有形不成,有口無聲;國家亡滅,故現其形。” 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死敵之可榮,降敵之可恥,勇往之可貴,退縮之可鄙,機警者之生存,頑鈍者之亡滅,足供軍人前車之鑑,后事之師者,一一寫之。”
成語(Idiom):亡滅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m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完全毀滅、徹底消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滅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亡指徹底消失、毀滅,滅指滅亡、消亡。亡滅表示事物徹底毀滅或消亡的狀態,沒有任何希望或機會恢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亡滅常用于描述災難、戰爭、國家或個人的失敗等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個事物徹底消失、毀滅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亡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原文是“亡國滅種”。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魯國的僖公因為對齊國的進攻無法抵抗而被迫投降,齊國將其囚禁。此時,魯國的種子被齊國焚毀,使魯國無法再恢復。由此衍生出了“亡滅”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滅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形容詞“亡”表示徹底消失、毀滅的狀態,動詞“滅”表示滅亡、消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經歷了戰爭的洗禮,最終亡滅了。
2. 他的夢想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而亡滅了。
3. 那座城市在大地震中遭到了亡滅性的打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亡滅”與滅亡、徹底毀滅的概念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物體在火焰中燃燒煙消云散,徹底消失的情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亡滅”相關的成語,如“不堪一擊”、“覆滅”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這只小鳥飛得太低,一不小心就會撞到樹上亡滅。
初中生:這個國家經歷了長期的戰爭,最終亡滅了。
高中生:他的夢想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而亡滅了,讓他感到非常失望。
大學生:那個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無法生存下去,最終亡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