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拙
成語(Idiom):滯拙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z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遲緩、不靈活,思維遲鈍、不敏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滯指行動遲緩,遲鈍;拙指不靈活,不敏捷。滯拙形容行動遲緩、思維遲鈍,不靈活敏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以形容人的行動遲緩、思維遲鈍,通常帶有貶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有一則故事: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失去了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機會,之后沉湎于酒色,不思進取。項羽的部下韓信勸告他說:“君王不可滯拙,臣下不可不勤謹。”這個故事中的“滯拙”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滯拙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滯拙不堪,進展緩慢。
2. 學習上要勤奮努力,不可滯拙懶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滯拙”與“遲緩、不靈活”這樣的形容詞聯系起來,形成對應記憶,同時可以通過反義詞“靈活、敏捷”來對比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思維、行動相關的成語,如“機智過人”、“思維敏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跑步比賽中滯拙不堪,一直落在了最后。
2. 初中生:他的數學成績一直滯拙不前,需要更多的練習和努力。
3. 高中生:他的思維滯拙,對于復雜的問題總是無法迅速作出反應。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