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基本義:向集體或社會表達(意見);宣布。發表意見。(作謂語)
(2) (動)在刊物上刊登(文章、歌曲等)。發表文章。(作謂語)
[構成]
并列式:發+表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publish; report; deliver; project; issue; voice; announce
詳細解釋
◎ 發表 fābiǎo
(1) [publish]∶在報、刊上登載出來
發表文章
(2) [issue;declare;express]∶在公開場合說出
發表意見
(3) [relieving superficies syndrome by means of diaphoresis]∶中醫名詞。即發汗解表。解散表邪的一種方法
(1).進上表章。《三國志·吳志·華覈傳》:“ 蜀 為 魏 所并, 覈 詣宮門發表曰:‘閒聞賊眾蟻聚向西境,西境艱險,謂當無虞?!薄?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后 太祖 為 魏王 , 訓 發表稱贊功伐,褒述盛德?!?br>(2).猶顯示?!赌鹾;ā返诙幕兀骸八纫獊眢郛斳?,我何妨去全獅搏兔,給他一個下馬威,也可發表我國的兵力,叫別國從此不敢正視。”
(3).發抒;表達。 孫中山 《在武昌十三團體聯合歡迎會的演說詞》:“罷工一事,乃無法行其社會主義而始用之,以發表其痛苦,非即社會主義也?!?鄒魯 《中國同盟會·招降滿洲將士布告》:“誠以國民軍者,以國民組織而成,發表國民之心理,肩荷國民之責任,以主義集合,非以私人號召,故民之歸之如水之就下也?!?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講書、屬文、寫字文類,皆發表之事?!?br>(4).宣布;公布。 巴金 《秋》一:“三叔雖不愿將此事對外發表,亦未深加追究,但是他在 陳克家 面前丟了臉,心中非常不痛快。”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她的二舅是剛剛發表了教育局局長的盟兄。”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 牛教授 還沒有出醫院,市政府已發表了他的教育局長?!?br>(5).在報刊上登載。 鄒韜奮 《萍蹤寄語》三十:“每天大概都有四篇洋洋灑灑的長文章發表。” 魯迅 《書信集·致李小峰》:“序文因尚須在刊物上發表一次,正在托人另抄?!?巴金 《<隨想錄>總序》:“我一篇一篇地寫,一篇一篇地發表?!?br>(6).猶泄露。 魯迅 《偽自由書·電的利弊》:“ 日本 幕府時代,曾大殺基督教徒,刑罰很兇,但不準發表,世無知者。到近幾年,乃出版當時的文獻不少?!?br>(7).中醫學名詞。謂發散表邪?!端貑枴ちo大論》:“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元 耶律楚材 《贈高善長一百韻》:“發表勿攻里,治內無外傷?!?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醫師診視,投劑發表?!?/p>
成語(Idiom):發表
發音(Pronunciation):fā b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開地表達觀點或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表是指將自己的觀點、意見或言論公開地表達出來。它強調了對話語的明確性和公開性,通常用于指涉正式的演講、文章或公開聲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表常用于學術、政治、文學、媒體等領域。無論是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還是在政治演講中發表政策主張,或者在媒體上發表評論文章,都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表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傳統。在古代,人們通過書信、演講、文章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隨著社會的發展,發表這個詞逐漸成為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發”表示公開地表達,而“表”表示觀點或意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論文。
2. 政治家在演講中發表了對當前局勢的看法。
3. 這位作家經常在報紙上發表評論文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發表”相關的場景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自己站在一個講臺上,向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與“發表”相關的成語,可以了解一些類似的成語,如“發言”、“發聲”、“發言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會上發表了一篇關于環保的演講。
2. 初中生:我們在學校的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校園暴力的文章。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在國際會議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