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浪
基本解釋
青綠色。倉,通“ 蒼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東門行》:“共餔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為黃口小兒。” 三國 魏 曹丕 《大墻上蒿行》:“上有倉浪之天,今我難得久來視。”
成語(Idiom):倉浪
發音(Pronunciation):cāng l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為粗魯、粗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倉浪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粗魯、粗俗,舉止不文明。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不講禮貌、不懂得與人相處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倉浪一詞通常用于口語中,用來形容人的行為粗魯或粗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特別是在批評或諷刺某人的行為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位角色叫賈珍。賈珍是一個貪圖享受、不修身齊家治國的人,他的行為舉止粗魯,被形容為“倉浪”。因此,“倉浪”一詞源自于《紅樓夢》中的賈珍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倉浪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無禮,真是個倉浪之人。
2. 這個人說話粗俗無禮,完全是個倉浪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倉浪”與粗魯、粗俗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粗魯、不文明,然后將其形容為“倉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禮貌、文明相反的成語,如“粗鄙”、“粗野”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真是太倉浪了,老師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那個同學說話粗魯,完全是個倉浪之人。
3. 高中生:他的舉止粗俗無禮,真是個倉浪態度。
4. 大學生:這個人的言行舉止太倉浪了,完全不懂得與人相處。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倉浪”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