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
基本解釋
[釋義]
(動)(把藥膏等)涂抹在患處。
[構成]
偏正式:外〔敷
[例句]
這是外敷藥。(作定語)外敷在傷口上。(作謂語)
[反義]
內服
[同音]
外稃
反義詞
詳細解釋
◎ 外敷 wàifū
[apply cointment,etc.] 把藥涂敷在體表病變處
把藥膏、藥水等涂抹在患處稱外敷。
成語(Idiom):外敷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f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外面的東西貼在身上或物體表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外”表示外面,指的是身體或物體表面;“敷”表示貼上、敷在上面。因此,外敷指的是將藥物、草藥或其他物質貼在身體表面或物體表面上,以達到治療或保護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外敷一詞常用于中醫藥領域,形容一種治療方法。它可以用來形容貼敷藥物在身體表面的治療方式,也可以用來形容貼敷物質在物體表面的保護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外敷這個成語起源于古代中醫藥的治療方法。古人發現將藥物貼敷在身體表面或物體表面可以起到治療或保護的作用,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敷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外”是形容詞,修飾“敷”;“敷”是動詞,表示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腳受傷了,醫生建議外敷藥膏。
2. 這種草藥可以外敷在傷口上,有助于愈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外敷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外”和“敷”兩個字拆分開來記憶。外面的“外”表示在表面,敷在上面的“敷”表示貼上。可以通過想象將藥物貼在身體表面或物體表面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中醫藥知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外敷這個成語的含義和應用場景。此外,了解其他與中醫藥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也是一個拓展學習的好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媽媽給我外敷藥膏,幫助我治療傷口。
2. 初中生(13-15歲):醫生建議外敷草藥來緩解我的皮膚問題。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學習中醫藥知識時了解到外敷的作用和原理。
4. 大學生及以上:我正在研究外敷在中醫藥中的應用,希望能做出一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