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育
基本解釋
撫慰存恤。《隋書·北狄傳·突厥》:“朕以 啟明 誠心奉國,故親至其所。明年當往 涿郡 。爾還日,語 高麗王 知,宜早來朝,勿自疑懼。存育之禮,當同於 啟民 。如或不朝,必將 啟民 巡行彼土。”
成語(Idiom):存育(cún yù)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保存并培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育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存”意為保存、保留,“育”意為培育、養育。存育意指保存某物并進行培育,使其得以發展和生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存育常用于描述保護和培育某種資源、事物或人才的行為。它強調了對于珍貴的東西的保存和培養,以確保其持續發展和繁榮。可以用于描述保護自然環境、保存文化遺產、培養人才等方面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育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字合成的。存育的概念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存在,強調了對于珍貴事物的保護和培養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育是一個由兩個獨立的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珍惜自然資源,積極進行存育,保護環境。
2. 學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對學生的存育。
3. 這個博物館致力于文物的保存和存育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存”字理解為保存、保留,將“育”字理解為培育、養育,來記憶存育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在保存和培育一顆幼小的植物,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存育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存心”、“育人”等。此外,還可以了解與環境保護、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等相關的知識,以加深對存育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種花,每天都會存育我的花朵。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應該存育好自己的健康,多參加體育鍛煉。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綜合素質的存育。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社會應該注重對年輕人的存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