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善
基本解釋
熟練工整。《漢書·路溫舒傳》:“ 溫舒 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稍習善,求為獄小吏。”
成語(Idiom):習善
發音(Pronunciation):xí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習慣于行善,樂于做好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習善是指一個人經常行善,樂于做好事,形容其品德高尚,善良正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體或社會的風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習善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年》:“習善者,人之常情也。”意思是說,善良是人們的常態。后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習慣于行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習”和形容詞“善”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習善,在村里很受尊敬。
2. 這個社區的居民都習善,關心彼此,互幫互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習善”與“習慣行善”相連,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習以為常”、“行善積德”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習善,每天都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習善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3. 高中生:大家應該習善,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4. 大學生:習善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們應該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