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剟
基本解釋
猶分割。 清 方苞 《讀<儀禮>》:“然其辭以類相從,其義以合而見,而 韓子 乃分剟而別著為篇,則非吾之所能知矣。”
成語(Idiom):分割(fēn gē)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分割、分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割指將整體劃分為若干部分,使其分離開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將原本連在一起的事物或概念分開,也可用于描述關系破裂、分道揚鑣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書記載,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當時,齊國的國君想要征服鄰國魯國,于是派出使者向魯國國君提出條件,要求魯國割讓一部分領土。魯國國君得知此事后,深感憤怒和羞辱,便派出使者回復:“魯國雖小,但不會分割領土給他人。”這個故事流傳開來,成為了描述不愿意分割自己利益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分”和“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友誼因為金錢的紛爭而分割開來。
2. 這部電影將一個人的一生分割成了幾個階段,展現了不同的人生境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分割”與將一個東西切成幾塊的場景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分割相關的成語,如“分道揚鑣”、“割席斷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們要珍惜友誼,不要因為小事就分割彼此。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上有很多國家因為領土問題而發生戰爭,導致國家分割。
3. 高中生(16-18歲):人們常常因為意見不合而分割,導致關系破裂。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能夠通過互聯網跨越時空的限制,消除了地理上的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