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誄
基本解釋
傳記和誄文。傳,用以記述死者的事跡和德行;誄,用以表示哀悼之情。《東觀漢記·平原懷王勝傳》:“ 平原王 葬, 鄧太后 悲傷,命史官述其行跡,為傳誄,藏於王府。”
成語(Idiom):傳誄(chuán lěi)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l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達君主的諭令或詔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誄是指傳達君主的諭令或詔書。在古代,君主通過詔書向臣下下達命令或傳達重要的政令。因此,傳誄成為了表示傳達君主意旨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誄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官方傳達命令或通告的場合,也可以用于比喻在某一領域或組織中傳達重要的指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誄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官方制度。在古代,君主通過詔書向臣下傳達命令或通告重要政令。這些詔書往往由特派的使者或官員傳達給接收方。傳誄成語正是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傳”表示傳達,傳遞的意思;“誄”表示君主的諭令或詔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皇帝親自傳誄,表彰了他的功勛。
2. 官方通過傳誄宣布了新的政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傳誄”與傳遞命令或通告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使者拿著君主的詔書傳達給接收方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官方制度和詔書傳達的知識,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和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通過傳誄要求我們明天穿校服參加活動。
2. 初中生:校長通過傳誄通知全校學生參加運動會。
3. 高中生:政府通過傳誄宣布了新的考試政策。
4. 大學生:公司通過傳誄向員工傳達了新的工作安排。
5. 成人:政府通過傳誄宣布了全國范圍的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