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自
基本解釋
(1).徑自。《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見他宅舍鮮凈,便即兀自占著。”
(2).亦作“ 兀子 ”。還;仍然。《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你記得當時在月臺上賞月,把我許你,你兀自拜謝。你記得也不記得?”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誰知今日見伊,尚兀子鰥居獨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范進 正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髮,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著掌。” 王統(tǒng)照 《刀柄》:“ 周老頭 聽見主人高興的評判話后,卻兀自沒停手。”
英文翻譯
1.still
成語(Idiom):兀自(wù z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ù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獨自、單獨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兀自是一個副詞,表示獨自、單獨地。它強調某人在某種情況下不依賴他人,獨立自主地做某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兀自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沒有他人幫助或陪伴的情況下,獨自完成某項任務或面對某種困境。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堅強、自立和獨立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兀自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不過,這個成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西游記》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兀自屬于“動詞+自”的結構,其中“兀”是動詞,表示獨自、單獨,而“自”是副詞,表示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陌生的城市里兀自生活了幾年。
2. 盡管遭受了很多困難,他還是兀自堅持下來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獨自一人”或“單飛”等類似的概念進行聯(lián)想,來記憶“兀自”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孤軍奮戰(zhàn)”、“獨立思考”等,來豐富對獨立自主精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兀自完成了作業(yè),沒有向爸爸媽媽求助。
2. 初中生:他一個人兀自面對了困境,展現(xiàn)了堅強的意志力。
3. 高中生:即使沒有人支持,我也要兀自追求我的夢想。
4. 大學生:在異國他鄉(xiāng),我兀自承擔了學業(yè)和生活的壓力。
5. 成年人:面對挑戰(zhàn),他兀自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