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澁
成語(Idiom):慳澁(qiān shē)
發音(Pronunciation):qiān sh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吝嗇、小氣、慳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慳澁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慳指吝嗇、小氣,澁指苦澀、不甘心。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對自己的東西非常吝嗇,不舍得花費或分享給別人,同時也表示這個人對自己的處境或狀況不滿意,心里感到苦澀和不甘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慳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物質財富、知識、感情等方面非常吝嗇,不愿意與他人分享或花費,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自己的處境或狀況不滿意,心里感到苦澀和不甘心。例如,你可以說某個人對待錢財非常慳澁,從來不肯花一分錢;你也可以說某個人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心里感到慳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慳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三年》這篇古代文獻中。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昭公因為吝嗇而不肯給國內官員發放足夠的俸祿,導致官員們非常不滿。其中一個官員,名叫子貢,因為饑餓而去偷吃宮中的飯菜。昭公發現后,對子貢說:“你既然這么慳澁,為什么還要偷吃?”子貢回答說:“君主不肯給官員發放足夠的俸祿,讓他們餓肚子,他們不偷吃難道還要餓死嗎?”這個故事中的“慳澁”一詞,就是從這里引申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慳澁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財富非常慳澁,從來不肯幫助別人。
2. 她對自己的知識非常慳澁,從不愿意與別人分享。
3. 小明對自己的處境非常慳澁,總是抱怨不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慳澁這個成語:
1. 將慳澁的發音“qiān shē”與“慳吝苦澀”進行聯想,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因為吝嗇而感到苦澀和不甘心的樣子。
2. 將慳澁的基本含義與日常生活中遇到吝嗇、小氣的人進行聯系,形成對這個成語的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以下內容:
1. 學習其他與慳澁相關的成語,如“吝嗇鬼”、“財迷心竅”等。
2. 學習相關的寓言故事或文學作品,了解吝嗇和小氣的后果。
3. 深入研究春秋時期的歷史背景,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和價值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自己的糖果非常慳澁,從來不肯分給別人吃。
2. 初中生:她對自己的書非常慳澁,從不愿意借給同學閱讀。
3. 高中生:他對自己的時間非常慳澁,從來不肯幫助別人,總是只顧自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