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藴乞火
成語(Idiom):束藴乞火 (shù jùn qǐ huǒ)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jùn qǐ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在困境中尋求幫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捆綁;藴:干草;乞:乞求;火:火。原指干草捆綁在一起,請求火種的幫助。后來引申為在困境中請求援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尋求幫助或向他人求助的情況。比如,當你遇到困難時可以說“我現在就像束藴乞火,希望你能幫助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相傳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經在一次旅行中迷路了,他饑渴交加,無法找到回家的路。于是,他看見一家人在野外曬干草,就走過去請求火種。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比喻在困境中尋求幫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構成的成語,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境,我們要敢于束藴乞火,尋求幫助。
2. 當你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向他人束藴乞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四個漢字分別與其含義進行聯想,比如將“束”聯想為捆綁,將“藴”聯想為干草,將“乞”聯想為乞求,將“火”聯想為火種。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求助、困境相關的成語,如“雪中送炭”、“畫蛇添足”等,可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樂園迷路了,就像束藴乞火一樣,找到了保安叔叔幫助我找到媽媽。
2. 初中生:我在學習上遇到了很多問題,感覺束藴乞火,向老師請教才解決了困惑。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感覺束藴乞火,希望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