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殷
基本解釋
(1).眾多;繁多。《書·禹貢》:“ 江 漢 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曾運乾 正讀:“孔,甚也。殷,盛也。”《魏書·樂志》:“及 孝昌 已后,世屬艱虞,內難孔殷,外敵滋甚。” 明 張居正 《敕建慈壽寺碑文》:“乃營寶剎,於兌之方,左瞰都城,右眺崇崗。力出于民,財出于府,費雖孔殷,民不與苦。”
(2).很緊急;很急迫。《清史稿·德宗紀一》:“歸政伊邇,時事孔殷,密摺封奏,請仍書皇太后圣鑒,披覽后施行。”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宣統三年十月十三日第一軍總統馮國璋致內閣陸軍部電》:“又地方款項一空,宏大規模,廢棄可惜。工匠薪餉,待發孔殷。必有籌維,方能舉辦。”
近義詞
成語(Idiom):孔殷(kǒng yīn)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表情或神態極為憔悴、悲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殷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孔”意為憔悴、瘦弱,“殷”意為悲傷、憂愁。合起來形容人的表情或神態非常憔悴、悲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因悲傷、憂愁而表情或神態非常憔悴、悲傷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失去親人或遭遇不幸的人們的悲傷神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四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古代國君哀公因為失去了兒子,悲痛欲絕,整天面容憔悴、神情憂愁。于是有人用“孔殷”來形容他的悲傷神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孔殷的神情讓人心疼。
2. 這次事故讓他變得孔殷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悲傷而瘦弱、憔悴的樣子,然后與“孔殷”這個成語進行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悲傷、憂愁相關的成語,如“傷心欲絕”、“憂心如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狗走丟了,她的臉變得孔殷了。
2. 初中生:她的孔殷的表情讓人感到她一定經歷了很多不幸。
3. 高中生:他的孔殷的神態表明他一定有著深深的痛苦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