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
成語(Idiom):肯堂
發音(Pronunciation):kěn t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愿意接納、歡迎對方到自己的堂屋(家)中,形容待人熱情好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肯堂源于古代禮儀,指主人愿意接納客人到自己家中的堂屋。這個成語引申為待人熱情好客,表示主動歡迎和接納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肯堂多用來形容待人熱情好客的行為。可以用于夸獎別人的好客、友善和熱情,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待人熱情好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周禮·春官宗伯·大宗伯》中有記載:“肯堂,以禮。”這句話意為愿意接納客人到自己的堂屋中,遵循禮儀。由此衍生出成語“肯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的客人來了,總是肯堂肯坐,待人真是熱情好客。
2. 這家酒店的服務員態度非常肯堂,讓人感到賓至如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肯堂”與“熱情好客”這個含義聯系在一起,想象自己肯定地歡迎客人到自己的堂屋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熱情好客”、“熱情洋溢”等,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肯堂的叔叔阿姨,他們總是給我很多糖果吃。
2. 初中生:老師肯堂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安心。
3. 高中生:在新學校,我遇到了很多肯堂的同學,他們幫助我適應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