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郎
基本解釋
(1).舊指 苗 彝 等族女子未婚前的情人。 清 尤侗 《外國竹枝詞·苗人》:“身披木葉插雞頭,銅鼓家家賽斗牛。吹起籚笙來跳月,馬郎爭上竹梯樓。”自注:“女子十歲即搆竹樓處野外,以誘馬郎。仲春吹籚笙和歌,淫詞謔浪,謂之跳月。意投者男負女去。馬郎,男子未娶者,銀環飾耳,婚則脫之。”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猓猓 娶婦,則請兵于官以刼之,婦家亦以兵守,刼歸未合,婦輒逃去,入深山中,與私男子野合,有孕,而后迎婦,所歡曰馬郎。歸夫家,永與馬郎絶矣。”
(2).舊指 苗 彝 等族女子未婚前的情人。 清 尤侗 《外國竹枝詞·苗人》:“身披木葉插雞頭,銅鼓家家賽斗牛。吹起籚笙來跳月,馬郎爭上竹梯樓。”自注:“女子十歲即搆竹樓處野外,以誘馬郎。仲春吹籚笙和歌,淫詞謔浪,謂之跳月。意投者男負女去。馬郎,男子未娶者,銀環飾耳,婚則脫之。”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猓猓 娶婦,則請兵于官以刼之,婦家亦以兵守,刼歸未合,婦輒逃去,入深山中,與私男子野合,有孕,而后迎婦,所歡曰馬郎。歸夫家,永與馬郎絶矣。”
成語(Idiom):馬郎
發音(Pronunciation):mǎ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粗魯、無禮、不知禮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郎一詞源于民間傳說,指的是一個粗魯無禮、不懂禮節的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粗俗、不文明、不懂得與人相處,常常表現出無禮的行為和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郎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粗魯無禮,或者形容某個事物的品質低劣、不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批評或諷刺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不遵守社會規則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馬郎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一種說法是,古代有一位名叫馬郎的農民,他粗魯無禮,不懂得尊重他人。一天,他在街上撞倒了一個老人,卻毫不道歉,還大聲嘲笑老人。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用“馬郎”來形容那些粗魯無禮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馬郎”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特殊的結構。其中,“馬”指的是馬匹,表示粗魯、野蠻;“郎”則是指年輕人、男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無禮,真是個馬郎。
2. 這家餐館的服務態度太差了,簡直就是個馬郎店。
3. 他對長輩毫無尊重,真是個典型的馬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騎在馬上,馬匹粗魯地踩踏著周圍的一切,表現出粗魯無禮的行為和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禮節和文明相關的成語,如“有禮貌”、“君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懂得禮貌,真是個馬郎。
2. 初中生:他的言行舉止粗魯無禮,簡直就是個馬郎。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服務態度太差了,就像個馬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