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避涼附炎
發音(Pronunciation):bì liáng fù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逆境中,為了生存或者獲得利益,不惜迎合惡勢力或附和壞人壞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避涼附炎是一個由兩個成語組成的短語,分別是“避涼”和“附炎”。避涼指的是為了躲避嚴寒而親近火源,比喻為了個人利益而迎合壞人壞事。附炎指的是追隨火焰,也比喻追隨惡勢力或附和壞人壞事。避涼附炎的含義就是在逆境中為了生存或獲得利益而不擇手段地迎合惡勢力或附和壞人壞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避涼附炎多用于形容那些為了利益或生存而不擇手段地迎合壞人壞事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政治中的投機者、商業中的奸商、社交中的馬屁精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避涼附炎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有一只蝙蝠在寒冷的冬天里,為了保暖,它躲在火堆旁邊。后來,一只麻雀飛過,告訴蝙蝠火堆快要熄滅了,讓它趕緊離開。蝙蝠卻不聽,因為它覺得火堆離開了就會冷,于是繼續留在原地。結果,火堆熄滅后,蝙蝠凍死了。這個故事告誡人們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而迎合壞人壞事,否則最終會自食惡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避涼附炎由兩個成語組成:避涼和附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獲得晉升機會,避涼附炎地迎合上司。
2. 這個政客總是避涼附炎,只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避涼附炎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寒冷的冬天里,為了保暖而躲在火堆旁邊,然后又有人告訴他火堆快要熄滅了,讓他趕緊離開,但他卻不聽,結果凍死了。這個形象的故事可以幫助記憶避涼附炎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投機倒把”、“唯利是圖”等,來加深對避涼附炎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為了得到同學的認可,避涼附炎地模仿同學的行為。
2. 初中生:為了在班級中立足,小紅避涼附炎地幫助別人作弊。
3. 高中生:為了進入理想的大學,小李避涼附炎地向老師獻媚。
4. 大學生:為了找到好工作,小張避涼附炎地拍老板的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