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吏
成語(Idiom):料吏
發音(Pronunciation):liào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料吏是指能夠預見事情發展趨勢、有預測能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料吏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料”表示預測、估計,而“吏”則指官員、職員。料吏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官員或職員具備預測能力,能夠準確判斷事物的發展趨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料吏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夠準確預測事物發展趨勢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贊美那些有遠見、有洞察力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預測能力強、善于判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尚書·大禹謨》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大禹治水的情景。大禹在治水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官員,他能夠準確地預測洪水的發展趨勢,從而幫助大禹采取正確的措施。因此,人們就用“料吏”來形容那個官員,表示他具備預測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料吏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經濟學家被稱為料吏,他準確地預測了經濟危機的到來。
2. 她的判斷力非常準確,真是個料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料吏”與“預測能力”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官員在預測事物發展趨勢時使用各種料來幫助他做出準確的判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與預測能力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深思熟慮”、“洞察力”等,以豐富你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個料吏,她總能準確地預測我們的考試成績。
2. 初中生:我覺得自己有點像料吏,每次考試前我都能準確地預測自己的分數。
3. 高中生:他是我們班的料吏,他總能準確地預測老師會布置哪些作業。
4. 大學生: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我認為具備料吏的能力對于預測技術發展趨勢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