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ì kǒu bǔ shé ㄅㄧˋ ㄎㄡˇ ㄅㄨˇ ㄕㄜˊ閉口捕舌(閉口捕舌)
猶言甕中捉鱉。比喻敵方已被控制,無法逃脫。《晉書·張玄靚傳》:“ 旋 謂 基 曰:‘ 綝 擊其東,我等絶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閉口捕舌也。’” 清 錢謙益 《送馬巽倩歸會稽》詩:“閉口捕舌豈容遁,排山壓卵孰與爭。”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閉口捕舌
成語(Idiom):閉口捕舌
發音(Pronunciation):bì kǒu bǔ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為害怕或不愿意說出真相或實情而閉口不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閉口捕舌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害怕或不愿意說出真相或實情而選擇保持沉默。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在某些重要場合或關鍵時刻,一個人面對問題或困境時選擇保持沉默,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說出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閉口捕舌這個成語常常用于以下場景:
1. 在法庭上,被告人閉口捕舌,不愿意回答問題或提供證詞。
2. 在工作場合,某人因為害怕或不愿意承認錯誤或失誤,選擇閉口不言。
3. 在家庭或朋友圈中,某人因為害怕引起爭議或矛盾,選擇保持沉默而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閉口捕舌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種名為“捕舌”的刑罰,被判捕舌的人會被割去舌頭,而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比喻性的用法,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害怕或不愿意說出真相而選擇保持沉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閉口捕舌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閉口”和“捕舌”。其中,“閉口”表示保持沉默,不說話;“捕舌”表示割去舌頭或失去言語能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警方的詢問時,他選擇了閉口捕舌。
2. 她對記者的提問始終閉口捕舌,不愿意透露任何信息。
3. 在關鍵時刻,他閉口捕舌,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閉口捕舌”的技巧可以是將“閉口”與“捕舌”進行關聯。想象一個人因為害怕或不愿意說出真相而閉住嘴巴,無法說話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閉口捕舌”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保持沉默或不愿意說話相關的成語,例如“緘口不言”、“啞口無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問我為什么遲到了,我閉口捕舌,不敢回答。”
2. 初中生:“在班會上,同學們討論了一個敏感話題,有些同學選擇了閉口捕舌。”
3. 高中生:“在家長會上,我看到有些家長因為不愿意承認孩子的問題而閉口捕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