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腳
基本解釋
(1).運用切音的原理,用反切上下字代替本字。 宋徽宗 《宮詞》之二二九:“曲里字難相借問,隨時切腳注花牋。”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切腳語》:“世人語音,有以切腳而稱者,亦間見之於書史中,如以蓬為勃籠、槃為勃闌、鐸為突落、叵為不可、團為突欒、鉦為丁寧。”
(2).方言。確實的住處。 清 李玉 《清忠譜》第十三折:“[外出單介]來,來,來,你看,你看!五個人沒頭沒腦,那里找尋?[小生]少不得有元來切腳。[外]有了切腳,什么難處?”
成語(Idiom):切腳
發(fā)音(Pronunciation):qiē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走時腳步輕快,步履敏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切腳是形容行走時步伐輕快、迅捷,比喻行動迅速、靈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行走姿態(tài),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迅速而敏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切腳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晉書·謝安傳》中,謝安是東晉時期的名臣,他的行走姿態(tài)輕快,被人們形容為“切腳”。后來這個詞語被廣泛使用,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切腳,好像飛一樣。
2. 這位運動員的腳步輕快,切腳如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切腳與輕快、迅捷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形成聯(lián)想記憶。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行走、動作相關(guān)的成語,如“步履維艱”、“腳踏實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跑得真快,像切腳一樣。
2. 初中生:他的腳步輕快,行走時像切腳一樣敏捷。
3. 高中生:她在舞臺上的舞姿輕盈,每一步都像是切腳一樣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