諍引
成語(Idiom):諍引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y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真實的言辭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警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諍引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諍”意為真實、真誠,“引”意為引起、吸引。諍引的基本含義是用真實的言辭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警覺。這個成語強調說話的真實和直接,通過直截了當的言辭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引起他人的關注和警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諍引常用于形容言辭真實、直接的說話方式,通常用于表揚或者批評某人的言辭。在正式場合或者辯論中,使用諍引可以使自己的觀點更加有說服力,引起他人的重視和警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諍引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據考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四年》中。這個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公子重耳在楚國被軟禁期間,以真實的言辭向楚國國君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和不滿,引起了楚國國君的重視,最終獲得了釋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諍引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諍”和動詞賓語“引”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諍引的態度向領導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2. 她用諍引的言辭表達了對不公正待遇的不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諍引”的技巧可以是將其拆解為“諍”和“引”兩個部分分別記憶。可以將“諍”記憶為“真誠”或者“真實”,將“引”記憶為“引起”或者“吸引”。通過將兩個部分記憶聯想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諍引”感興趣,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相關成語,如“諍友”、“諍言”等,以擴大你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諍引了老師的注意,因為我回答問題很認真。
2. 初中生:他用諍引的言辭批評了班里的不良行為,引起了大家的警覺。
3. 高中生:作為學生代表,我在大會上諍引了校長的關注,表達了同學們的訴求。
4. 大學生:在辯論比賽中,我用諍引的論據支持了我的觀點,贏得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