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磴
基本解釋
高山上的石級。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經年染石牀。” 元 倪瓚 《題畫》詩:“水榭汀橋曲曲,風林云磴層層。” 明 何景明 《鏡光閣》詩:“風鈴齊送響,云磴曲盤空。”
成語(Idiom):云磴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d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勢險峻,像云彩一樣連綿起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磴是一個漢字成語,由“云”和“磴”兩個字組成。云指云彩,磴指山路。云磴形容山勢險峻,像云彩一樣連綿起伏。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山勢險峻、壯麗的景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磴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山勢險峻、壯麗的景色。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連綿起伏、壯麗壯觀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磴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五年》一文中。故事講述戰國時期,晉國的襄公出征齊國,途經齊國的臨淄城。臨淄城是齊國的重要城池,城墻高聳,城樓巍峨。襄公登上城樓,俯瞰四周,只見山勢連綿起伏,宛如云彩一般,景色壯麗。于是,他用“云磴”來形容這座城市的山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磴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云”和“磴”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登上山頂,只見四周云磴起伏,景色壯麗。
2. 那座城市的建筑群像云磴一樣,給人一種壯觀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云磴這個成語。想象自己站在山頂,遠眺四周,只見連綿起伏的山勢,像云彩一樣美麗壯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有關山水畫、山川風景的書籍、文章或欣賞相關的圖片、視頻來進一步了解云磴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山上有很多云磴,看起來很漂亮。
2. 小學生:爬上山頂,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云磴,真壯觀!
3. 初中生:這座城市的建筑群像云磴一樣,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
4. 高中生:登上山頂,只見四周云磴起伏,景色壯麗,仿佛置身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