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諸
基本解釋
◎ 付諸 fùzhū
[transpose] 使改變形狀或性質
統帥部所設想的計劃…這些小組正將其付諸行動
成語(Idiom):付諸(fù zhū)
發音(Pronunciation):fù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付出、投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付諸表示將想法、行動或感情投入到某個事物中,付出努力或資源以實現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付諸常用于描述將計劃、決策、努力等付出實際行動的過程。可以用來表達個人或集體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說項羽與劉邦相爭天下,劉邦曾多次向項羽提出和平條件,但項羽都不予理會。直到劉邦派人送來了自己的母親,項羽才意識到劉邦真的決心要和平,于是他用船送劉邦的母親回去,表示自己也愿意付出努力來達成和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付諸是一個動詞短語,由“付”和“諸”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決心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付諸到學習上。
2. 這個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我們必須付諸更多的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付諸”拆分為“付”和“諸”,可以將“付”理解為“付出”,將“諸”理解為“各種”,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為“付出、投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付諸相關的成語,如“付之一笑”、“付之東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會付諸更多的努力來學習,爭取考上好的中學。
2. 初中生:我們要將知識付諸實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高中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將自己的興趣和天賦付諸其中,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不僅是學習,還要將所學知識付諸社會實踐,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