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基本解釋
(1).用于書寫的文字。《周禮·春官·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 鄭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書之文字,得能讀之。” 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興其農(nóng)業(yè),勸其蓺事,教其語言,諭其書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舉於中央議院。”
(2).寫上姓名。《左傳·隱公七年》:“ 滕侯 卒,不書名,未同盟也。” 唐 張籍 《贈趙將軍》詩:“會取 安西 將報國, 凌煙閣 上大書名。”
(3).擅長書法的名聲。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仲翼 有書名而前輩多以為俗,然亦以配 周越 。予嘗見其飛白大字數(shù)幅,亦甚工,但誠不免俗耳。”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 孟 蜀 時, 王鍇 字 鱣祥 ,最著書名……昔有塔,於 乾隆 年間為雷震圯,內(nèi)貯《法華經(jīng)》全部,皆 鱣祥 所書。”
(4).字,別名。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 姚信 書名 士緯 , 梁 人。”
英文翻譯
1.the title of a book; title
成語(Idiom):書名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ū m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本書的名稱,也指文章的題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名是指一本書的名稱,它是書籍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直接反映出書籍的主題、內(nèi)容和風格。同時,書名也可以指文章的題目,起到引人注意、概括主題和吸引讀者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名通常出現(xiàn)在書籍封面上,用于標識書籍的身份和內(nèi)容。在寫作中,書名也是文章的核心,能夠直接表達文章的主題和意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書名”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見于《晉書·張華傳》:“華欲進書以名之”,意思是張華想要進獻一本書并起名字。這個成語后來逐漸引申為一本書的名稱。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分為“書”和“名”,表示一本書的名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的書名非常吸引人,我迫不及待地想讀。
2. 他在考試中把題目都寫在了答題卡上,卻忘記寫書名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書”和“名”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聯(lián)想到書籍的名稱和文章的題目,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書籍相關(guān)的成語,如“書香門第”、“開卷有益”等,以豐富對書籍和閱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讀了一本書,但是我忘記了書名。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我還沒有想好書名。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書名很有深意,引起了我對故事的好奇心。
4. 大學生:我正在寫一本書,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