廐圉
成語(Idiom):廐圉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廐圉指的是馬廐和牛圈,比喻官職或財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廐圉成語源自《莊子·外篇·盜跖》,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其中“緣督以為經”一句,意思是依附于官職和財富來維持生活,可以保護自己、養活家人、度過一生。后來,人們將這句話中的“緣督以為經”取出來,形成了成語“廐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廐圉一詞多用于描述依附于權勢或財富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靠著某種資源或條件來維持生計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的起源源于《莊子·外篇·盜跖》中的一段話,講述了一個人依附于權勢和財富來維持生活的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廐圉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奉承上司,完全是個廐圉之徒。
2. 這個人一直依附于家族的財富,可謂是個廐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廐圉”中的“圉”字,與“牛圈”的發音相近,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和其他古代文學作品,了解更多關于權勢和財富的哲學思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個廐圉,他有很多錢。
2. 初中生:她總是依附于班級的領導來保護自己,真是個廐圉。
3. 高中生:他為了獲取權勢和財富,變得像個廐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