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延
成語(Idiom):耽延(dān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拖延時間,延遲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耽延指因為種種原因而拖延時間,延遲行動。這個成語常用來指代因為懶散、猶豫、優柔寡斷等原因而無法及時完成任務或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耽延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上拖拉、猶豫不決,或者某件事情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完成。它可以用于各種生活、工作和學習場景中,如拖延工作、拖延學習、拖延決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耽延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三十年》。當時,魯國的昭公在與晉國的晉文公會面時,晉文公用了一個比喻:“魯國的車馬好像一匹瘦馬,一直無法前進。” 這個比喻后來演變成了成語“耽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耽延”的結構是“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耽延時間,從不按時完成工作。
2. 別再耽延了,我們要開始行動了。
3. 她因為拖延而錯過了機會,感到非常后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拖拉”、“拖延”等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成語“耽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拖泥帶水”、“拖泥帶水”等,來擴展對于耽延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總是耽延時間,不愿意起床。
2. 小學生:我不想耽延做作業的時間,所以我會盡快完成。
3. 初中生:他因為耽延而錯過了報名的截止日期。
4. 高中生:他因為耽延學習而成績下降了。
5. 大學生:別再耽延了,我們要開始準備畢業論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