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噬
成語(Idiom):哮噬(xiāo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大而兇猛,如獅子吼叫、猛獸咬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哮噬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哮”和“噬”兩個字組成。哮指聲音高而大,噬指咬噬、啃咬。合在一起形容聲音大而兇猛,如獅子吼叫、猛獸咬噬。用來形容聲音或動作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和威脅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哮噬一詞常用于描述聲音或動作的強烈、兇猛、威脅的特點。可以用來形容人或動物的咆哮聲、吼叫聲,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攻擊行為或言辭的強烈威脅性。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憤怒地吼叫,或者形容一只兇猛的動物咬噬獵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哮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書·匈奴傳》中的故事。相傳在漢武帝時期,匈奴人侵犯中原,漢朝派遣大將霍去病出征。霍去病勇猛善戰,擊退了匈奴人的進攻。當時,霍去病的咆哮聲和攻擊行為被形容為“哮噬”,形容其聲勢浩大、兇猛威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哮噬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憤怒地哮噬著對手,聲音震耳欲聾。
2. 獅子一聲哮噬,讓整個叢林都顫抖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憤怒的獅子在咆哮時,大口咬噬著獵物,發出巨大的聲音和威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哮噬”相關的成語,如“哮喘”、“噬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虎在森林里哮噬著獵物,聲音很嚇人。
2. 中學生:他的演講像獅子一樣哮噬著聽眾,讓人印象深刻。
3. 大學生:這個政治家的演講充滿了哮噬的力量,激勵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