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燭
基本解釋
(1). 燭龍 神所銜之燭。 三國 魏 曹植 《芙蓉賦》:“焜焜韡韡,爛若龍燭。”《文選·左思<吳都賦>》:“ 西蜀 之於 東吳 ,小大之相絶也,亦猶棘林螢燿而與夫樳木龍燭也。” 劉逵 注:“《山海經》曰:‘ 鐘山 之神,名曰 燭龍 ,視為晝,暝為夜。’”參見“ 燭龍 ”。
(2).指太陽。 唐 紇干俞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照燭兮驪珠潛吐,曭朗兮龍燭忽生。”
(3).以龍為飾之燭。 唐 劉禹錫 《觀舞柘枝》詩之一:“神飊獵紅蕖,龍燭然金枝。” 南唐 李煜 逸句:“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 宋 吳幵 《優古堂詩話》:“《西清詩話》謂 蔡元 長春帖子‘龍燭影中猶是臘,鳳簫聲里已吹春’,薦紳類能傳誦,以為 蔣潁叔 作,非也。予以為此一聯全是 方干 《除夜》詩:‘寒燈短燄方燒臘,畫角聲殘已報春。’”
英文翻譯
1.dragon candle
成語(Idiom):龍燭(lóng zhú)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z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才識、學問非常高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人才高超,學識淵博,如同龍一般照亮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適用于夸獎有出色才能、卓越學問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震的人,他的才智和學問非常高明,被譽為“龍燭”。楊震在明朝時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官至禮部尚書,著有《楊文公集》等重要著作。因為他的學識淵博,才能過人,人們常用“龍燭”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表示人的才識、學問非常高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學問真是龍燭一樣,無所不通。
2. 這位科學家是當代的龍燭,他的研究成果令人矚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龍燭”這個形象,想象龍在黑暗中照亮一切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臥薪嘗膽”、“珠玉在前”等,擴大詞匯量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是班級的龍燭,因為我會很多科目的知識。
2. 初中生:他的才華真是龍燭一樣,每次演講都能吸引全場的注意力。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被譽為當代的龍燭,他的研究成果對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4. 大學生:在學術界,他是一位真正的龍燭,他的研究成果被廣泛引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