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
基本解釋
[釋義]
(動)看到美好的或新奇珍貴的事物,增加了見識。
[構成]
動賓式:開|眼
[例句]
快把那幾幅名畫拿出來;讓大家開眼。(作謂語)
[同音]
開演
英文翻譯
1.open one's eyes; add to one's experience; broaden one's mind; broaden one's view; open one's mental horizon; see new things; widen one's horizons; widen one's view
詳細解釋
◎ 開眼 kāiyǎn
[widen one's view] 看到新奇或美好的、珍貴的事物,增長見聞
這樣的好風景,來一趟真開眼
(1).睜眼。 唐 杜甫 《湖城東遇孟云卿因為醉歌》:“疾風吹塵暗河縣,行子隔手不相見。 湖城 城東一開眼,駐馬偶識 云卿 面。”《水滸傳》第六二回:“你這財主們,閑常一毛不拔,今日天開眼,報應得快!” 茅盾 《創造》一:“ 君實 本能的開眼向房中一瞥,看見他自己的世界縮小到僅存南窗下的書桌。”
(2).指醒著,未入睡。 唐 元稹 《遣悲懷》詩之三:“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宋 惠洪 《冷齋夜話·寧安不視秀僧書》:“此真開眼尿牀也。”
(3).開廓眼界,增長見識。 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公之所不容己者博,而惟在於痛癢之末;我之所不容己者專,而惟直收吾開眼之功。”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不也有點首飾么?你拿出來給你媽開開眼。” 孫犁 《白洋淀紀事·正月》:“她說誰誰在大地方做買賣,很發財,尋了人家,可以帶到外邊,吃好的穿好的,還可以開眼。”
(4).即開光。《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 李鑒堂 《俗語考原》:“釋氏於佛像落成后,擇日致禮而供奉之,謂之開光,亦曰開眼。”參見“ 開光 ”。
成語(Idiom):開眼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y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眼界開闊,看到新的事物或認識到新的道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眼是指眼睛的睜開,引申為開闊眼界,認識到新的事物或領悟到新的道理。這個成語強調了通過觀察和思考,能夠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認知,從而獲得新的見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通過學習、旅行、閱讀等方式,拓寬知識面或增長見識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確切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由“開”和“眼”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去了一趟博物館,開眼了,對藝術有了更深的理解。
2. 她的旅行經歷使她開眼了,對不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開眼”與拓寬視野和認識到新事物的意義聯系起來,形象化地想象一個人睜開眼睛后,眼前出現了一片全新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書籍、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結交不同背景的朋友等方式,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開闊自己的眼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了一個博物館,看到了很多古代的文物,真的開眼了!
2. 初中生:通過參加志愿者活動,我開眼了,看到了社會上的不公平問題。
3. 高中生:讀了一本名著后,我對人生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真的是開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