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訟
成語(Idiom):理訟
發音(Pronunciation):lǐ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訴訟、打官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理訟是由“理”和“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理”指理由、道理,“訟”指訴訟、打官司。理訟表示通過理性的討論和辯論來解決爭議和糾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法律糾紛、爭議和訴訟案件,也可用于比喻各種爭執和紛爭的解決過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理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祖逖傳》中的記載。當時,祖逖是晉朝的一位重要將領,他在與敵人作戰時,常常以智謀取勝,避免了不必要的戰爭。后來,有人問他如何能夠在戰爭中取勝,祖逖回答說:“理是理由,訟是訟辯。理訟者,以理辯訟。”從此,“理訟”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通過理性辯論來解決爭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糾紛已經升級到了理訟的階段。
2. 在法庭上,律師們展開了激烈的理訟辯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理訟”拆分成“理”和“訟”兩個部分來記憶。理可以理解為“理由”或者“道理”,訟可以理解為“訴訟”或者“打官司”。可以通過想象在法庭上通過理性的辯論來解決爭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法律、訴訟相關的成語,如“罪魁禍首”、“法不責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同學之間的爭執,最后需要老師來幫助我們理訟。
2. 初中生:當兩個人發生糾紛時,應該通過理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3. 高中生:法庭上的律師們展開了激烈的理訟辯論,以爭取客戶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