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縱
成語(Idiom):闌縱(lán zòng)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z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放縱放蕩,不受約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闌縱是由“闌”和“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闌指門閂,縱指放縱。闌縱原指門閂打開,門戶大開,比喻放縱自己,不受約束,不受限制。后來也用來形容人放蕩、放縱、不受拘束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闌縱常用于貶義,形容人放縱放蕩,不受約束,不守規矩。可以用來描述某人的行為過于放縱,不受道德、法律等規范的約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闌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三十一·項羽本紀》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因為放縱自己,不懂節制,最終導致了戰敗。后來,人們用“闌縱”來形容項羽這種放縱自己的行為,也用來形容其他人放縱放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闌縱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于闌縱自己,不受任何約束。
2. 這個年輕人放縱自己,過著荒唐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門閂被打開,門戶大開,人們放縱自己,不受約束,形成闌縱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闌縱相關的成語,如“放縱自流”、“縱橫馳騁”等,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闌縱自己,不好好學習。
2. 初中生:這個人闌縱自己,導致了很多問題。
3. 高中生:年輕人應該懂得節制,不要闌縱自己。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自律,不要闌縱自己。
5. 成年人:放縱自己并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我們應該懂得適度約束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