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鼷腹鷦枝
發音(Pronunciation):xī fù jué z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腹部瘦小,但手腳卻異常靈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鼷腹,指小老鼠的胃部;鷦枝,指小鳥的短而細的腿。成語“鼷腹鷦枝”形容一個人的腹部瘦小,但手腳卻非常靈活,有著出奇的技能和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身體瘦小,但卻有著出色的技能和才華。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或某項技術上的突出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中有一則故事:“南海之帝為鯤,北海之帝為鵬。鵬作風起,萬里無云;鯤作浪涌,滄海可托。錦鱗游蟹,相與為市;驪龍狻猊,相與為次。鯤之鯢足,鵬之鷦刮。”其中“鯤之鯢足,鵬之鷦刮”即為“鼷腹鷦枝”的出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鼷腹鷦枝,四個字,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材瘦小,但在籃球場上的表現卻是鼷腹鷦枝。
2. 這位畫家雖然個子不高,但他的畫作卻是鼷腹鷦枝,引人注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聯想記憶,想象一個瘦小的老鼠正在靈活地爬著一棵細枝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體部位的成語,如“鶴發童顏”、“虎背熊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個子小,但在跳繩比賽中的表現卻是鼷腹鷦枝。
2. 初中生:盡管她身材纖細,但在舞蹈方面的天賦使她成為了一顆鼷腹鷦枝。
3. 高中生:他雖然身材瘦小,但在科學競賽中的成績卻是鼷腹鷦枝,給大家帶來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