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獄
基本解釋
(1).三宗刑獄案件。《后漢書·桓帝紀贊》:“政移五倖,刑淫三獄。” 李賢 注:“三獄謂 李固 、 杜喬 ; 李云 、 杜眾 ; 成瑨 、 劉質 也。”按,此六人皆以直諫或遭譖下獄死或棄市。
(2).由大理寺(廷尉)、都官(刑部)、御史臺共同審理的獄案。《陳書·宣帝紀》:“其軍國興造、徵發、選序、三獄等事,前須詳斷,然后啟聞。”
成語(Idiom):三獄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地獄的三個層次,比喻痛苦、困苦或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獄是佛教思想中的概念,分為地獄、餓鬼道和畜生道。地獄是指罪惡之地,受苦受難;餓鬼道是指饑餓之地,無法滿足欲望;畜生道是指動物之地,沒有思維能力。三獄成語借用了佛教的概念,用來形容人世間的痛苦、困苦或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獄常用于形容人們處于困境或痛苦之中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生活中的艱難困苦、工作中的困境、學習中的困難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獄這個成語起源于佛教經典《阿彌陀經》。佛教認為人們在世間行善積德,可以避免墮入地獄和其他三惡道。而對于那些犯下惡行的人,將會陷入地獄、餓鬼道或畜生道,受苦受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構成簡潔明了的形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生活如同身陷三獄,無法擺脫困境。
2. 這個項目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正處于三獄之中。
3. 雖然他身陷三獄,但他從不放棄希望,一直努力奮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獄”與佛教的地獄、餓鬼道和畜生道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形象。可以用圖像、動畫或故事等方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的地獄、餓鬼道和畜生道的具體描述和意義,以及佛教對于人生的觀點和教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遲到了,老師罰我站在教室外,感覺就像是身陷三獄。
2.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我還有很多沒復習完,感覺自己陷入了三獄。
3. 高中生:高考的時候,我覺得自己身陷三獄,壓力很大,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